当前位置: 首页 通知公告

关于开展广西医科大学2025年“防治地贫,桂在行动”科普创新作品征集活动的通知

来源:校团委 发布时间:2025-09-19 作者:莫晴阳 校对:杨勇 审核:陈玉香

各二级团组织、学生社团:

为深入贯彻落实《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与《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地中海贫血防治技术合作示范带建设倡议,推动地中海贫血防治知识普及与健康素养提升,广西医科大学依托国家地中海贫血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筹建平台,经研究,决定开展“防治地贫,桂在行动”地中海贫血科普创新作品征集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背景和目的

广西作为地贫高发地区,自2010年率先实施防治计划以来,已实现重型地贫胎儿零出生的显著成效,并于2024年在事业单位招聘体检政策中率先将轻型地贫纳入合格范围,体现了社会包容与科技进步的双重推动。本次大赛是构建地贫科普矩阵、打造区域医疗与健康科普示范基地的重要举措,旨在通过师生共创、科普赋能的形式,增强校园与社会对地贫的认知,传播遗传病防治知识,提升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与社会责任意识,共同守护壮乡人民健康,为深化中国—东盟地贫防治合作提供人文与科技支撑。

二、活动主题

“防治地贫,桂在行动”

三、活动对象

广西医科大学全日制在校生

四、作品征集时间

20259月19日-2025年10月10

五、组织机构

(一)组织委员会

主办单位:共青团广西医科大学委员会、广西医科大学科技处、广西地中海贫血防治重点实验室

(二)评审委员会

由广西医科大学广西地中海贫血防治重点实验室专家组成

六、作品主题

参赛者可在以下两类主题中选择一类主题,结合该主题下的一个或多个推荐内容板块,创作地中海贫血创新科普作品。

(一)思政类

“贫”到“安”:见证广西地贫防治历程

1.亲历者说:以地贫患儿本人及家庭成员、受益于产前诊断的健康宝宝家庭为主角,讲述自己或他们从恐惧、困惑到接受科学指导、重获希望的心路历程。故事可以围绕“一次筛查”“一个决定”“一个健康宝宝”的诞生展开。

2.守护者笔记:从医学生、志愿者的视角,讲述学习、见习、志愿活动中深入基层、进行宣教、开展筛查的感人片段,展现广西地贫防治路上的坚守与创新。

3.时代变迁录:对比今昔,展现家乡的居民群众对地贫认知的变化、筛查诊断技术的进步、政策保障和就业环境的完善如何从根本上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

(二)科普类

“贫”论“健”:地中海贫血全知道

1.探本溯源:用简单易懂的方式解释地中海贫血的致病机制、α和β地贫的区别、基因缺陷如何导致血红蛋白合成障碍、红细胞如何被破坏等,生动形象地向公众展示地中海贫血疾病原理及其导致的贫血、黄疸等临床症状。

2.生命密码的传递:重点阐释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规律。通过家系图、概率图表、情景小品等形式,清晰演示“携带者”、“患者”是如何产生的,以及两位携带者或患者夫妇生育重型地贫患儿的风险如何评估等。

3.主动防御:系统介绍“婚检-孕检-产检”三级预防体系。创作“地贫筛查攻略”或“地贫诊断路线图”,介绍血常规(MCV、MCH)、血红蛋白电泳、基因检测等步骤的意义与结果解读,强调婚前、孕前筛查的普惠性和重要性。

4.拥抱希望:向公众普及地贫患者及时进行规范输血祛铁治疗对于维持生命和生活质量的必要性,并重点科普革命性的治疗新技术,如造血干细胞移植和基因治疗的原理与进展,向公众展示目前地中海贫血治疗新方案和新技术,为地贫家庭带来希望和曙光。

七、参赛作品类别

参赛项目包含科普作品、新媒体科普作品、科普微视频作品等三类。

(一)文字科普作品

参赛作品包括科普小品文、科普小说(科普童话、科普故事、科幻小说等)、科普报道、评论性文章等。作品要以文字表述为主,在具有科普特质的前提下力求生动活泼、通俗易懂,可配原创插图、图片等辅助创作。参赛作品字数不超过3000字。

(二)新媒体科普作品

参赛作品包括创意海报、插画、图解、H5等新媒体科普作品。作品要展示科学知识,阐述科学原理,介绍与科学相关的内容。要求语言文字简明扼要、要点突出、形式新颖、设计美观,有较强的传播价值。分辨率不低于72dpi。H5页面不低于5P。作品统一采用JPG格式。

(三)科普微视频作品

参赛作品为科普类短视频、动画、公益广告等,要展示科学知识,阐述科学原理,介绍与科学相关的内容。短视频可通过PC、手机、相机、DV等设备终端摄录,要求画面质量优,构图合理,字幕及配乐得当,可供后续传播使用,为MOV、MP4等格式,单个视频大小不超过200M,高清视频为宜。短视频、动画时长1-3分钟,公益广告不超过1分钟。

八、报名要求和作品报送要求

(一)报名要求

1.允许个人或团队参赛,参赛者和有意向参加者请加入活动QQ群,群号:1064111973 。

2.按要求填写参赛报名表(附件1)和参赛汇总表(附件2),与参赛作品打包压缩后发送至指定邮箱。

(二)作品报送要求

1.作品报送邮箱为: 3210497705@qq.com。

2.邮件主题命名为:主创学号+主创姓名+作品类别+作品名称。

3.只需要报送电子版材料,参赛者请将作品和参赛报名表(附件1)和参赛汇总表(附件2)打包,于2025年10月1018:00前发送至指定邮箱。

九、奖项设置

各主题下的作品类别分别设置一等奖(占参赛人数的5%)、二等奖(占参赛人数的10%)、三等奖(占参赛人数的15%),获奖人员均颁发获奖证书及活动奖品。

其余未获奖的参赛者提供参赛证明。

十、注意事项

(一)参赛作品要严格符合征集要求,凡不符合要求的将自动取消参赛资格。各单位要严格把关,确保报送作品的科学性、原创性,报送作品数量不设上限。

(二)参赛作品以健康科普为主,不可夹杂药品、平台等商业宣传推广内容,也不能涉及宗教和政治,作品不能与我国文化主流价值观冲突。作品要求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符合党的宣传工作方针,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有利于推动国家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鼓励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呈现。

(三)参赛作品必须是学生本人未公开发表的原创作品。内容短而精,兼具科学性、知识性、通俗性、趣味性;视频作品应由片头、正片、片尾三部分构成,片尾署名应体现作品的权属情况。视频中的文字语言应为简体中文,要求配备中文字幕。若有配音和解说请使用普通话。

(四)参赛作品需加强对自身内容的审核,不得使用不规范地图,不得滥用红十字标识以及不规范医疗机构标识,不得含有色情低俗、暴力血腥、个人隐私等内容。

(五)参赛作品要求原创,不得侵犯第三人的著作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在内的任何权利。如提供的内容违反我国现行法律法规或者侵犯第三方合法权益而导致任何争议、索赔、诉讼等后果,由作者或演讲者承担法律责任,活动主办方和承办方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六)大赛组委会不收取任何参赛费用,所有报送作品一律不予退还。报送作品均视为已获得报送和制作单位或个人的同意,广西地中海贫血防治重点实验室享有参赛作品的使用权,有权将参赛作品经过整合修改后用于相关科普宣传展示,可以在微信公众号平台、地中海贫血防治重点实验室官方网站、科普平台等媒体平台上进行公益展播或展示且不向投稿者支付相关费用,并作为共同创作者将作品用于参加相关科普创作大赛。大赛组委会拥有本次大赛活动的最终解释权。凡报送作品的单位及作者均被视为同意并遵守以上各项规定。

联系人:邓俊洋

联系电话:18376133158

附件:1.“防治地贫,桂在行动”科普创新作品报名表

2.“防治地贫,桂在行动”科普创新作品征集活动

汇总表

                  共青团广西医科大学委员会          广西医科大学科技处    

                 广西地中海贫血防治重点实验室

                                     2025年9月19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