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通知

关于开展志愿服务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

作者: 邓云倩  来源: 校团委  发布时间: 2025-08-18  审核: 陈玉香  校对: 杨勇

各单位:

为加强我校志愿服务行业管理,规范志愿服务行为,根据《关于开展全区志愿服务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桂社通〔2025〕48号)要求,结合学校实际,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工作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社会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办、国办《关于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意见》,全面摸排、集中整治我校志愿服务领域突出问题,加强监督管理,防范化解风险隐患,提升社会公信力,推动我校志愿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

二、整治内容

(一)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服务活动相关问题

1.法定代表人或相关负责人同时开办企业,且客户与志愿服务组织服务对象高度重合,涉嫌非法关联交易;

2.假借志愿服务名义,以各种形式违规收取费用,涉嫌骗取钱财;

3.涉嫌以志愿服务名义开展传销等违法活动;

4.与商业机构合作,以志愿服务名义引流客户,参与相关牟利活动;

5.虚假记录志愿服务时长,或参与时长证明买卖;

6.冒充“中字头”“国字头”“自治区”等志愿服务组织出具志愿服务证明;

7.违规开展评选评奖活动,擅自授予相关荣誉;

8.有关企业、组织或个人以其他形式违法违规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9.持续一年未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10.其他需要整治的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服务活动相关问题。

(二)各地各部门志愿服务信息系统相关问题

1.志愿服务队伍备案审核、志愿服务活动发布及审核不严,存在制度漏洞;

2.缺乏投诉受理处置平台;

3.发布未实际开展的虚假活动信息,涉嫌盗刷志愿服务时长;

4.虚构与官方机构、知名组织合作关系,夸大自身权威性、影响力,误导社会公众;

5.为商业活动或非法组织违规招募志愿者提供便利;

6.对个人注册信息等数据进行交易或存在数据安全隐患;

7.其他需要整治的志愿服务信息系统相关问题。

(三)互联网平台相关问题

1.非官方组织在各类互联网平台上注册含“地域+志愿”“行业+志愿”等具有迷惑性的账号,假借官方背景误导社会公众;

2.发布以志愿服务名义进行营利性活动的商业营销信息;

3.非法或违规售卖“中字头”“国字头”“自治区”等志愿服务证书;

4.其他需要整治的互联网平台相关问题。

三、工作安排

对于登记注册的社团性质的志愿服务组织,其整治工作由社团业务指导单位全面负责;对于非社团性质的志愿服务组织,主要由各二级学院承担整治责任;对于以个人形式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主要由各学院进行统计排查,通过学生个人主动上报的方式,全面掌握是否有学生参加非官方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保障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安全性与合法性。

(一)全面排查阶段(8月)

各社团业务指导单位、各学院摸清各类志愿服务组织、长期存在的志愿服务项目,查找本单位志愿服务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风险点。组织相关志愿服务组织对照整治内容进行全面自查,举一反三查找问题漏洞和风险隐患,及时做好整改。

(二)集中整治阶段(8月)

各社团业务指导单位、各学院对志愿服务组织自查自纠情况进行评估。针对排查中发现的问题漏洞和风险隐患进行抽查,推动整改。对自查不认真、整改不彻底的,由社团业务指导单位、学院督促整改。

(三)总结评估阶段(8月)

各社团业务指导单位、各学院总结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成效,结合实际梳理难点、堵点,研究制定务实举措和长效机制,填写问题清单,于2025年8月31日前,以“部门/学院名+志愿服务专项整治问题清单”为邮件名,报送学校团委邮箱:gxmutuanwei@163.com。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政治站位:各志愿服务组织要高度重视此次专项整治行动,将其作为维护师生利益、促进志愿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抓好落实。

(二)加强组织领导:学校团委将结合实际细化工作举措,做好牵头工作。各志愿服务组织要积极配合排查及整改工作,如实提供相关信息。

(三)建立长效机制:各组织要总结经验做法,研究建立长效治理和综合监管机制,完善内部治理,强化行业自律。

(四)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多种渠道,通报典型案例,强化舆论宣传引导,提高师生对志愿服务的认知水平和专项整治行动的支持力度。


  附件:1.志愿服务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问题清单

2.非政府及学校志愿服务活动排查情况汇总表

3.志愿服务组织突出问题整改情况统计表

共青团广西医科大学委员会

2025年8月18日